在家庭教育咨询中,有些父母总是等到最后向专家咨询孩子偷拿家钱的问题。父母非常着急,又不好意思,感觉不光彩,由于这个问题不像谈孩子其他缺点错误,可以理直气壮一些。其实,父母出于道德判断,把这个问题看得过于紧急了。有一位父母,发现孩子的这一问题后,打骂孩子,甚至把孩子撵出家门,这种做法就过于极端。其实,只须大家认识了解,采取正确的教育办法,纠正这个问题并不难。
智择优教育教育专家孟老师建议父母,对孩子拿家钱的行为,随便不要用“偷”这个字眼儿,缘由有三:其一,年龄较小的孩子,是非界限模糊,总是不把拿家钱去花当成一种紧急的错误行为,只感觉没经过父母赞同不好,但烧钱的需要占了上风,就去拿着花;其二,有些孩子觉得大人可以自主去做的事情,我也可以去做,父母可以自主烧钱,我要钱,父母不给我或给得太少,拿家钱花是应该的;其三,孩子本来是家的一个平等成员,因其小,不经过父母赞同拿钱花固然不对,但毕竟花的是家的钱。所以,父母不适合用“偷”字来表达孩子的行为,应该用“拿”,如此在心理上对孩子重压小些,有益于教育。
孩子拿家钱花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,譬如买喜欢的文具、玩具,买喜欢吃的东西,打游戏或参与其他娱乐活动等。他们要满足这类需要,以正当方法跟父母要钱总是通不过,于是采取私自去拿的方法。
如何解决这个问题?孟老师说改变孩子偷拿行为需从以下4点解决。
一,父母发现问题后,不要怒不可遏,连打带骂,而应尽可能控制自己。把孩子叫来,坐下来认真交谈。让孩子谈是如何想的,烧钱买了什么东西,如何处置的。依据实情,给孩子重点剖析两方面问题:一是是非问题。联系实质,给孩子讲清怎么样对待钱会反映一个人的品质,小的问题进步下去,会铸成大错。二是想烧钱如何办。告诉孩子,想买什么跟父母说,父母给钱或不给钱是经过考虑的,要钱就给对孩子成长没好处。假如父母平常忽略了孩子某些合理需要,应该向孩子做自我反省,让孩子服气。
第二,给孩子适度的零烧钱。孩子需要零烧钱,有些父母根本不给是不妥当的。给零烧钱多少要从实质出发,看家庭经济条件和孩子实质需要,而且要指导孩子如何烧钱。而美国富翁洛克菲勒给孩子零烧钱的思路值得大家借鉴,具体请看智择优教育《看世界亿万富翁洛克菲勒对孙子的理财培训》。
第三,在家专门筹备一个抽屉或匣子,放上十几元或几十元钱,急切需要时取用。钱最好是一元一张的,还可有的零钱,里边放一个本作记录用。明确告诉孩子,这里的钱在急切需要时可以拿去花,不过拿多少,找回多少,买什么东西要记下来,还要写明时间。如此,把主动权交给孩子,孩子感觉父母信赖我,反而不会乱烧钱。假如孩子烧钱不当,要准时讨论、引导,培养孩子合理消费的好习惯。
第四,教孩子掌握存钱。压岁钱和剩余的零烧钱让孩子存起来,开一个活期存折,陆续存入,真正需要时,用多少取多少。这不只能培养孩子投资理财的能力,而且培养量入为出的好习惯。
总之,改变孩子拿家钱的行为,出发点第一是尊重孩子人格,切不可一下子把孩子看扁了,随便处治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。父母要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充满理智,要有孩子出现反复的心理筹备.用反复的教育去解决反复的问题。
智择优教育家庭教育专家孟老师温馨提示:
假如你的孩子行为偏差,性格不听话,与爸爸妈妈,老师交流困难、逆反出走、性格孤僻、自闭症、贪玩、自卑、小孩子早恋、打架斗殴、奢侈消费等等问题,孟老师天天1对1线上咨询,为青少年提供行为、心理疾病咨询,免费指导青少年择校。天天限2个名额。可以加微信或访问zhizeu.com 在线提交父母求助表单。
孟老师推荐你继续阅读:特训学校四个办法,改变孩子奢侈消费观念